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幸福县域
幸福开阳:破译和美乡村建设“密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干净整洁的硬化路、白墙青瓦的乡间庭院……立夏后,走进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村落风光优美,道路宽敞通达,房屋干净整洁,设施健全完善,一帧一画都充满诗意,一地一物都彰显和美,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很大,道路硬化了,房前屋后的杂物、垃圾不见了,环境干净整洁,村民住得也舒心。”龙广村村民陶大爷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开阳县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产业兴旺为重点,乡风文明为保障,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扮靓村庄“颜值”,建设和美乡村

  如果说干净整洁、一步一景的美丽村容是乡村振兴的“面子”,那么,团结和谐、奋发昂扬的村民就是乡村振兴的“里子”。建设和美乡村,既要顾“面子”,还要重“里子”。开阳县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内外兼修的和美乡村。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在全县大力实施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农村“治房”“治厕”“治垃圾”“治水”工作换挡加速。掀起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改厕任务,大力推行“路段长”责任制,建好管好运营好农村道路,持续抓好15个乡(镇)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全力抓好河道清淤、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工作,为群众创造天蓝、水清、树绿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采取全民参与、集中整治、全面提升的方式,推动乡村环境蝶变,让乡村焕发出新气象、新活力。

  创新“提质+新建”的模式,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抓好饮水提升改造工程,全力解决饮用水难问题和整治农村污水等难题,实现饮水安全保障全覆盖。采取“集中+分散”治理模式,选取试点,按照集中村寨规模修建污水站、净化槽,采取集中、联户、单户处理好生活污水净化。

  紧盯产业发展,激活振兴动能

  聚合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做实“一村一品”上下足“绣花”功夫,在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上下足“硬盘头”,做好乡村产业发展。

  立足生态、富硒、有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即重点抓好蜂糖李、茶叶、枇杷、樱桃等主导产业,同步发展马铃薯、蔬菜、猕猴桃、茶叶、大米等特色富硒产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的开阳,“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开阳县花梨镇清江村积极探索樱桃产业党建联建模式,实现果业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目前,我村1500余亩樱桃,为周边村1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清江村党支部书记余之亮说道。

  走进开阳县紫兴街道顶方村贵州黔鹏俊驰生态农场,郁郁葱葱的果树下,一只只体态均匀的血毛土鸡在悠闲地“戏耍”,一走近,便能听到热闹的鸡鸣声。养鸡人运来玉米稻谷进行人工喂食,张口“哟……”的一声,成百上千只毛色鲜亮的血毛土鸡从草丛中飞跃而出,奔向喂食处。

  改善社会风气,弘扬文明新风

  “这几年,村里不光环境越变越好,乡邻间也愈发和睦,互相帮助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说到村里如今的变化,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哪家老人生病了,邻居会主动上门帮忙照顾;哪家遇到劳力不足,乡亲们会主动来搭把手。

  完善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广泛弘扬“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打造全县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村。在南龙乡田坎村“两委”的带领下,随手泼污水倒垃圾的现象少了,爱护环境卫生的氛围浓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少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邻里互生嫌隙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典型人物多了……文明新风尚浸润村民生活中。

  乡风文明是扮靓乡村的“面子”。同时,持续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村里涌现的先进事迹,引领文明新风尚,实现了示范村“颜值”“品质”和“内涵”的有效提升。(来源:人民网 2024-05-13)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