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常熟的“硬实力” 从一个县域发展样本看城市品格(上)
今年是常熟撤县建市40周年。40年是沧海一瞬。确立城市坐标容易,成为坐标城市很难。解析城市的种种坐标,可见微知著,更继往开来。今天,常熟已把山水城人的千年积淀,化作综合实力的持续跃升、“四千四万”的改革争先、绿色发展的融合共享、宜居乐居的文明福祉。本报今起推出常熟撤县建市40周年系列报道,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在常熟大地上的生动故事。
常来常熟。
这里山水清音,良田万顷,“脉望”悠悠,“碧溪”长青。
常来常熟。
“铜壶煮三江”很豪情,“来的都是客”真爽快,“招待十六方”有底气。
——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常熟县建制,以常熟全境设立常熟市(县级),归苏州市管理。常熟成为改革开放后获批的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县级市,揭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撤县建市让常熟正式确立了城市的坐标。40年来,常熟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上飞速发展,成为中国县域均衡发展的“坐标城市”。
从上世纪的“碧溪之路大家走”到外向型经济风起云涌,再到这两年的战略性创新产业集群,解析常熟的发展定位,就能洞悉中国县域经济演进的全景路径。
——产业兴城,这是常熟持之以恒的第一坐标系。
近年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千亿级产业先后崛起,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从1983年到2023年,短短40年,常熟产业经济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这座城市天翻地覆、脱胎换骨。
常来常熟啊!
相约这片热土,创业方兴未艾。
传统与创新的激情碰撞
江与河的交汇处,往往会激荡出发展的澎湃潮声。
长江之畔的常熟,正不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沿着常浒河声学走廊传遍广袤大地。
由“纺织时代”切换到“汽车时代”,进而演变到“声学时代”,常熟一次次找准产业赛道,形成创新集群,迎来一浪又一浪发展高潮。
这40年,崛起的沿江城市,无一不是既抓住时代发展节拍的“天时”,又顺应空间结构变迁的“地利”,更能合理组织产业构型与资源配置方式,最终形成成就自我的“人和”——创新生态优势迭代。
常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根线”拉开常熟撤县设市产业发展的序幕。
三大千亿级产业“资历”最老的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常熟传统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历经30余年发展,常熟服装城目前已经是华东地区产业链最完整、交易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基地。
中国纺织名镇碧溪更是以走出一条以工补农、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碧溪之路”而闻名遐迩。198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碧溪乡发展农副工建成新型集镇》的报道——这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创新性实践,成为领先全国发展的“苏南模式”的重要源头。
“一辆车”成为常熟新旧动能转型升级的亮点。
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首家中英合资高端汽车企业——奇瑞捷豹路虎汽车落户常熟经开区。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堪称全球汽车制造业标杆。2020年,第30万台整车下线。
对于常熟来说,兴于奇瑞捷豹路虎,而不止于它。
开发建设以来,常熟依托临江优势,集聚了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多家世界知名品牌汽车提供配套服务。奇瑞捷豹路虎的到来,更是带来了一场激动人心的产业跨越,常熟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服装城”迈入“汽车城”时代。
截至目前,常熟已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超过400家,年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已逐步构建起集研发设计、整车生产、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后市场为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
“一种新声音”正在成为常熟产业创新的“好声音”。
2020年11月,“苏州·中国声谷”落户常熟。3年来,“苏州·中国声谷”先后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和苏州市“十四五”规划,成功创建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一项项重点工程、一次次创新突破、一个个前沿产品,从不同维度以独特标识记录着声谷的非凡成就。
从声谷发展的各种要素重组中,能感到未来的“科技风”正强劲地催生一个全新的常熟。近年来,常熟声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创新集群此起彼伏,态势渐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你追我赶,新兴赛道攀高比新蓄势待发,这是常熟40年艰苦创业形成的厚实“家底”,更成为常熟经开区攀登产业高地的强力“引擎”。
细节与格局的招商闭环
德国大陆汽车始终相信常熟
2008年,德国大陆集团首期投资8700万美元,成立了大陆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迈出了在常熟投资兴业的第一步,截至目前,德国大陆集团在常熟高新区已成立3家企业,总投资超4亿美元。
20多年来,德国大陆集团屡次追加投资的背后,引与育的逻辑闭环贯穿全局。
一个细节见成败——
2007年,德国大陆汽车常熟首任总经理迪特里西斯率队赴中国考察。15个地区的开发区PK,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作为当时PK队伍里唯一的省级开发区,用一只足球“拔得头筹”。
当时,常熟招商团队偶然在迪特里西斯的行李中发现了一双足球鞋,“迪特里西斯是个足球迷!”立刻接收到信号,团队成立“招商足球队”,以绿茵场为沟通感情、交流项目的绝佳场所,充分展现了赤诚合作之心和优质服务态度,以足球为引,为项目招引进程“开球”。
一套机制定基调——
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重要软实力。近年来,常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大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20年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县(市)”。
今年,常熟发布“六不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针对企业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出11个方面、32项重点举措,以最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最优的服务举措,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满意度。
除了在营商环境上实现政策优惠、审批高效,常熟还围绕衣、食、住、行、娱等多方面进行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以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贤尚功的文化特质,留住更多来常熟创业就业的精英和人才。
一张蓝图绘全局——
常熟明确“354”产业体系,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定位为“三大支柱产业”,作为发展“稳的基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物流物贸、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五大重点产业”,作为发展“增的动能”;推动智能货架、高端无纺、玻璃模具和现代氟材料“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增收。
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时,常熟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前瞻布局和市场选择的共同作用下,将助推常熟全面拥抱时代洪流的新机遇,勇立潮头。
“老常熟”与“新常熟”的共同乡愁
5月21日下午,参加完江苏发展大会和苏州发展大会的20多位常熟籍海内外嘉宾回到家乡,开展“共襄苏州发展行”常熟行活动,通过参观考察,感受家乡巨变,共谋常熟未来发展。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是土生土长的常熟人,在外奋斗40多年,家乡始终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尤其是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发展,更是金立群情之所系。“近十年间,家乡的变化是很大的,经济是可持续的,应对突发挑战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不断在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是有前瞻性的。”金立群说。
浓浓桑梓情,拳拳赤子心。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乡土”就怀有深厚的情感,乡土情结或者家乡情怀已经内化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这种原始情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在新打造的常熟琴湖“城市会客厅”,地名里暗藏巧思,范公堤、琴湖峰塔、积善桥……这是让常熟游子魂牵梦萦的回忆,有着常熟人独特的人文情怀,全国政协委员、招商蛇口集团原董事长李建红也不例外。
2014年,李建红携招商蛇口集团进入常熟,投资多个项目,其中,琴湖小镇是集团在常熟最具战略地位的项目。李建红说:“常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培养了常熟人好学、勤勉、务实的性格特质。这是家乡送给远行游子最宝贵的礼物。在新发展格局下,常熟的发展机遇多、空间大、前景好,建设好美丽常熟是常熟人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崇文、尚和、创新、超越,这份独特的城市气质让“老常熟”骄傲,让“新常熟”向往。
2015年,中国恒瑞有限公司创始人顾勇涛在常熟考察时,一不留神,手中的电话“扑通”一声落入水中。在数名工作人员热心打捞都未果的情况下,一位身着渔夫装的大爷毫不犹豫下水搜寻,15分钟后,手机打捞上来了,顾勇涛立刻表示要酬谢,大爷却连声拒绝。
考察的“小插曲”发生后不久,中国恒瑞有限公司就在常熟高新区投资设立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的设计、工程开发和工业化生产,面向并服务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目标行业。
“我考察了很多工业园区,常熟是唯一在工业园区里我留意到白鹭栖息的城市,这里产业基础扎实、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环境优美、人民热情,是一片可以真正干事创业的热土。”顾勇涛说。
才到常熟必有为!常熟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和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从节点之城到枢纽之地,阔步迈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来源:苏州日报 2023-06-11)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