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是湘江遥寄洞庭湖的一抹诗意。
这座江湖之城,面朝洞庭、扼守湘江,自有通江达海之利;又居岳邻长,交汇四方,尽得四通八达之便。
如何让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转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1376’总体思路,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贯彻落实,发挥区位优势,做活融长文章,筑牢民生底线,努力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3月初,省委常委、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来到湘阴县调研,描绘出湘阴县未来的发展蓝图。
2024年,湘阴决心以实干作答、靠奋斗出彩,始终坚持“1376”总体思路,锚定“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目标,以实干不断升华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湘阴模式”。
把握“时”与“势” 激扬奋进姿态
面对新的命题,湘阴县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自身发展放在区域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主动对接国省战略布局,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如今,湘阴成为了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搭上了湘江新区的“快车”,接受了长株潭都市圈的辐射,开启了临港经济发展的时代。
2023年,完成完成GDP421.78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3.81亿元,居全市第1、全省第8;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评价排名全省第1,5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跻身中部百强。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三月的湘阴大地,早已奏响奋进催征的“序曲”,掀起解放思想的“风暴”,展现抢抓开局的气象,涌动项目建设的热潮。
今年,湘阴将聚焦扩开放,以临港开发深度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强化融入长江经济带、省域副中心、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三种意识,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加快打造开放平台,坚持把临港开发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攻坚虞公港及集疏运体系建设,确保今年6月底一期4个泊位建成投用,争取城陵矶港统筹运营管理,对接共享“三区一港五口岸”平台功能政策,全面开启县域发展“港口时代”。
聚焦抓产业,不断深化开放招商,持续创优开放环境,切实强化与企业“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做到雪中送炭、雨中打伞,以实实在在的湘阴“温度”,吸引更多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来到湘阴,真正实现“量质”齐升。
坚持强园兴工战略不动摇,把园区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奋力推动工业质效大突破。通过湘阴比较优势,坚持“六有”标准,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加快壮大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聚集,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顶天立地的大龙头,打造优质企业梯队,重点支持远大资源、昊志机电、可孚医疗等潜力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实现产值过100亿企业1家以上、产值税收过5000万工业企业3家以上。
关切“需”与“望” 建设幸福之城
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近年来,湘阴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服务向民生覆盖。
近三年,湘阴投入3.3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完成改扩建项目218个,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6万多个,完成三级公路、旅游公路、资源产业路等740余公里,先后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两年内,投资5.6亿元改善医疗条件,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022套、人才公寓404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个,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年,湘阴将聚焦促协调,以城乡融合打造大城市周边城镇化试点,完善新的规划体系,统筹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绿地等空间布局,抓紧完善、合理布局,推动城市区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更好地引导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最大限度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完善新的基础设施体系,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原则,一体推进“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提高生活保供的可靠性、可及性。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规范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探索推进“城市经验+乡村自治”一体化管理。打开新的振兴格局。坚持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契机,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如何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世奇说,2024年,湘阴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对标“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按照“1376”总体思路,坚持以加快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对接融长为首选战略、以临港开发为主攻方向,以做强主导产业为关键抓手,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强农路径,以推进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以兜牢安全底线为基本保障,努力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作贡献。(来源:红网 2024-03-13)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