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湘潭县:奋力闯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4年,湘潭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之以恒办实事、求实效,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24年工作回顾

  ——坚持稳增长、促发展,县域经济持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预计,同比,下同),规模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地方一般公工业共预算收入有望实现正增长。天易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收入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获评二、三季度全市“千百十”工程考核二类园区第一名,三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骏马奖”,创成省级绿色园区。杨河工业园、青山皮鞋产业园、茶恩竹木产业园等乡镇园区新引进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7.72亿元;乡镇企业培育卓有成效,新增“四上”企业12家。

  ——坚持挖潜力、增动能,产业发展来势良好。主导产业有增长。“一主一特一先”三大主导产业中,食品医药产业产值增长12%,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7%,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5%,产值实现新提升。争资争项有突破。争取各类国省资金49亿元,排名全市第一。扎实推进“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储备项目93个。深入开展“项目大谋划、谋划大项目”行动,新增储备大项目77个,总投资576.93亿元。5个国债项目资金已下达,其中城区地下管网改造项目1.2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项目建设有成效。铺排重点项目126个,完成投资160.4亿元。引进产业项目8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三类500强项目3个、“湘商回归”项目22个,到位资金45亿元,全市排名前列。

  ——坚持重农业、兴农村,乡村振兴步履坚实。创新实施“四包四助四落实”工作法,稳步推进粮食稳面增产,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44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26.78万亩,推广种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11.6万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圆满完成1.2万余亩草皮“退草还耕”任务;创新“大户主导”的耕地恢复模式,恢复耕地近5000亩。排头乡“春静模式”在全市推广,石潭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实现稳面增效。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两主一优一新一特”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壮大,完成农业总产值146.21亿元,增长4.5%,粮食产量实现61.6万吨,生猪出栏130万头。

  ——坚持闯新路、破险阻,改革攻坚亮点纷呈。园区管理效能实现新提升。园区承担的24项195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事项全面移交,成功“瘦身”;实现体制内外同工同酬,体制内人员薪酬总额降低20%;将莲乡发展集团并入天易发展集团,机构、人员分别精简47%、45%,每年节约运行成本近1000万元。开通服务企业“天易直通车”,有效解决园区企业项目建设、融资需求等问题233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多个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创新两标合一、评定分离等措施,大幅压减天易创新城二期338亩场地平整成本。

  ——坚持优服务、补短板,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32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按时完成,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5项公共服务支出平均增长1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4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23人,完成率均达100%。新培育“莲乡防腐保温工”和“湘莲技工”2个县级劳务品牌,“莲乡槟榔制作工”获批市级特色劳务品牌,全市第一家零工市场在湘潭县揭牌营业。本科上线率、600分以上人数、拔尖人才培养数量持续领跑全市,县一中获评全国教育先进集体,海航班出飞率位列全国同类学校第二。

  ——坚持防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公用经费按照国家最低保障标准的50%执行,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4900万元;充分发挥57.56亿元置换债券效益,减少利息支出2.85亿元、免除非标违约金1.7亿元。扎实推进“银接非银、银行合围”,全县债务穿透后银行资金占比91.9%,全口径综合成本降至4.55%。年末再次争取到国家置换债36.65亿元,预计每年又可节约利息1.6亿元。成功应对“7·28”洪灾,安全转移群众1.3万余人。

  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脚踏实地抓产业发展。举全县之力支持天易经开区发展,力争技工贸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二类园区领先,持续创建省“五好”园区。紧紧围绕“一主一特一先”三大产业,持续做强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天易食品医药产业园两大专业示范园,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和集聚水平。

  2.凝心聚力抓项目建设。铺排重点项目100个以上、竣工投产或建成使用的项目30个以上,计划投资150亿元以上。推动柏屹产业园滚动开发,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力争新大粉末建成投产,天风、九宇新材、中成科技、华远总部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云龙东路、城南片区和东城片区地下管网国债项目建设。加大对涓水的综合治理,争取国家中小河流资金,推动对涓水全流域的科学有效治理。

  3.大刀阔斧抓改革创新。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审核清理政策项目支出,全面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用于保“三保”。推动排渍机埠运行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响应运行能力、降低财政支出。有序推进资金流量大的政府部门外包服务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易俗河、贵竹等四个城区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改革。

  4.久久为功抓乡村振兴。加强耕地保护,积极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6万亩。有序推进耕地“山上”换“山下”,退出山上耕地1832亩,整治复垦山下耕地243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2万亩以上,总产60万吨以上。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做优做强“两主一优一新一特”农业产业,实施优质湘猪工程,完成生猪生产年度目标任务,依托立华牧业等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黄羽鸡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湘莲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湘九味”及花石产业强镇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莲乡”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5.矢志不渝抓民生改善。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扎实推进“五心工程”,认真做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推进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及路灯设备更新等,不断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成2座国省道、18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抓实就业服务。推进基层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更多零工市场,助力市场主体稳岗拓岗,突出抓好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0人。

  6.持之以恒抓环境优化。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持续擦亮“政务小莲”服务品牌;推动“湘易办”迭代升级,搭建更多应用场景;新增一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全力推动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完善天易窗口服务机制,持续用好“天易直通车”企业服务平台,真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开展助企纾困专项行动,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开展县城区大气精细化管控,加强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大气面源污染日常监管。启动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7.全力以赴抓风险防范。紧盯债务风险节点,积极争取中央较大规模债券置换隐债额度,深度盘活国有“三资”,统筹降息降成本与续贷,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深入开展村级债务化解,对红色预警村和债务超过100万的村制定“一村一策”。强化易俗河大市场、百花农贸市场等老旧市场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长效治理。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网站 2024-12-23)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