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

  5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更加高质高效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会议通报了2023年度中央企业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有关情况,发布了《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15家中央企业分享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各中央企业乡村振兴部门负责同志,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延伸阅读

《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摘要

  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定点帮扶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帮扶责任,部署重点任务、细化工作要求,指导中央企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帮扶资金投入总体稳定,出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专项支持政策,创新启动“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和“央企育才促振兴行动”,有力支持定点帮扶县夯实基础、巩固成效。

  持续压实帮扶责任。新增6家中央企业和10个帮扶县,目前共有95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256个县。

  持续保持投入力度。全年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42.6亿元、投入有偿帮扶资金142.4亿元,引进无偿帮扶资金6.3亿元、引进有偿帮扶资金69.3亿元,党员干部捐款捐物折合资金达3676万元,全年投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帮扶资金14.5亿元。

  持续深化产业帮扶。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支持政策,明确中央企业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地区培育投资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出资额2亿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受非主业投资限制。中央企业发挥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因地制宜帮助定点帮扶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年引进帮扶企业1100多个,扶持龙头企业800多个,扶持农村合作社1300多个,帮助建立帮扶车间500多个,帮助转移就业5.7万人,招用脱贫人口6500多人。

  持续创新消费帮扶。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消费帮扶迎春行动”和第二届“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创新启动“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全年累计举办活动6次。全年中央企业直接购买脱贫地区农产品92.3亿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67.5亿元。

  持续加强人才帮扶。截至2023年底,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共派有挂职干部355名、驻村第一书记317名、在地市州挂职干部26名,结对共建党支部1138个、脱贫村756个。指导开展央企育才促振兴行动,有力提升中央企业乡村人才培训质量和成效。全年中央企业在定点帮扶县培训县乡村基层干部29.8万人次、乡村振兴带头人9.6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47.8万人次。

  中央企业助力乡村五大振兴推出新举措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央企业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方面出发,为结对帮扶对象推出了扶持措施。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央企业在帮扶地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几个关键领域:提升产业质量、强化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和引入龙头企业。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人力基础,中央企业在帮扶地区开展了大量的人才培训工作。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央企业通过改善文化环境、建设文化设施、规范社会风气和发展文化产业等措施,促进帮扶地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加快农业绿色转型,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中央企业深度参与助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涵盖了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领域,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赋能基层党建工作,助力乡村组织振兴。中央企业采取了加强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等有力措施,为推动帮扶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15家中央企业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中国石油:“益师计划”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中国石油自2016年起发起实施大规模乡村教育振兴帮扶项目“益师计划”教师培训,借助北京师范大学优质资源,面向新疆、河南、贵州、江西4省10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累计培训教师25万人次,着力提升帮扶地区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向纵深发展,探索出校企协同跨地区乡村教育帮扶模式。

  中国石化:构建定点帮扶“东乡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村看望贫困群众,作出“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重要指示。中国石化在东乡县因地制宜打造“千万工程”,大力发展教育,打造全链条产业帮扶模式。2019年在东乡试种藜麦取得成功,中国石化投入1.3亿元,建设育种基地,建成东乡首个大型农业产业园,研发藜麦深加工产品,打造“藜之香”品牌,开发藜麦产品12种,成功打造出“育、产、加、销、研”全链条藜麦产业。累计实现消费帮扶2亿元,帮助1万名群众稳定增收。

  国家电网:搭好消费帮扶统一平台,聚起央企兴农惠民合力

  2020年5月,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国家电网仅用28天完成“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开发上线。作为央企消费帮扶工作的统一阵地,平台高效整合了百家中央企业电商资源,打响了“兴农周”“迎春行动”等一系列消费帮扶活动品牌。上线4年来,平台累计交易规模超过20亿元,带动农副产业链上下游超10万家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惠及帮扶县区群众420万户。

  中国华电:深挖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由于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外冲村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濒临失传。中国华电开办“以工代训”“藏文书法”等培训班,建设外冲村木刻文化展厅,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助力签订约4000万元非遗木刻产品供货协议、达成6000万元供货意向。至2023年底,外冲村已发展为集木刻、书法、藏香、藏纸、烹饪、藤艺、度假营地等为一体的致富产业聚集地。

  国家能源集团:“小美惠实”民生工程成就幸福乡村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管家咀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就业岗位不足、老无所养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能源集团通过建设“千亩碳汇林”、搭建“社区加工厂”、发展“综合种养殖”、修建“光伏幸福院”,带动超200户村民年增收约2万元。村民白天劳作、夜晚娱乐,生活美满充实,人人自得其乐。

  中国电信:实施乡村治理“注智行动”,推动组织振兴加“数”前行

  广西田林县百花寨村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城乡发展存在数字鸿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创新、乡村数字生活等方面急需提升。中国电信自2016年起承接田林县定点帮扶任务以来,累计投入帮扶捐赠资金9646.86万元,建设智慧党建、乡村管理、综合治理、数字政务、等12大功能为一体化的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赋能百花寨村基层治理,推动组织振兴。

  中国移动:构建立体多维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统筹推动全集团乡村振兴工作,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管理机制,自2018年起,中国移动建立并持续完善“党建引领、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结对帮扶、内外合作、点面结合”的“24字”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在机制的引导下,2023年消费帮扶金额较2018年增长16倍,培训人次增长37倍。

  中航集团:“中航蓝天课堂”为帮扶地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2017年以来,中航集团坚持“志智双扶”理念,以“中航蓝天课堂”为载体,选派优秀青年赴帮扶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形成了长期整学年驻校支教、短期周末支教相结合的志愿支教,截至目前累计组织58批次、536人次赴帮扶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提供支教服务13512课时,形成了以援建捐助、义务教育、家庭教育、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为主的智力帮扶模式。

  中国中化:构筑现代农业帮扶模式,书写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化答卷

  中国中化4个帮扶县农业资源禀赋各具所长,但存在农业科技含量不足、种植品种分散、经营碎片化、农产品附加值低等痛点。2018年以来,作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队”,中国中化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优势,在帮扶县开展农业产业帮扶,以“良种+良法”带领农民获得好收成,以“品控溯源+溢价订单”帮助农民卖出好价钱,累计投入无偿和有偿帮扶资金3.48亿元,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民增产增收、农业转型发展。

  中国建筑:深耕就业帮扶,铸就“燕河建筑工”品牌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山多地少,产业不足,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挣钱。中国建筑发挥自身用工优势,扶持劳务公司,打造劳务输出示范村,形成“劳务公司+劳务示范村+劳务带头人+三类户”的输转模式,同时做好技能培训、加强服务保障,整建制招录示范村劳动力到中建就业。

  中储粮集团:强化审计监督,助推帮扶工作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中储粮集团建立健全帮扶项目审计监督体制机制,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资金监管”两条主线,坚持通过审计监督化解帮扶项目风险,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实现全覆盖,坚决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帮扶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招商局集团:全产业链帮扶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的“蕲春样板”

  湖北省蕲春县是医圣李时珍故乡,素有“中国艾都”之称,蕲春艾草是当地极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2017年以来,招商局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700万,成立招商局健康产业(蕲春)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国有“链长”企业在蕲艾产业链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打造以蕲艾种质研究、源头种植、收储、研发、终端产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平台,推动蕲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用一株小草撬动一个大产业。

  中国机械总院:党建引领聚合力,系统谋划促振兴

  中国机械总院将夯实组织建设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年度帮扶计划为牵引,分任务、落指标、压责任,系统推动18家二级子企业积极投身定点帮扶工作,逐步建立了一套责任链条清晰、分工细致明确的自上而下、全面贯通、分层分类、责任完备的 “中国机械总院”式立体帮扶机制,并取得良好实效。

  中国中铁:打造“三好”品牌,助力保德乡村振兴

  山西省保德县地处吕梁山脉北段西坡,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十年九不收”自然就成了常态。2013年,中国中铁开始定点帮扶保德县,立足保德区位优势,打造“保德好司机”劳务品牌;立足保德集中易地搬迁,创立“保德好物业”劳务品牌;立足保德日照条件,开拓“保德好光伏”产业品牌,为脱贫户开出转业“良方”,找到致富新门路,最大限度解决易地搬迁户转业就业难题。

  中交集团:打造建筑产业园,培育惠民新产业

  云南省怒江州是原“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胜利后,怒江州产业基础依然薄弱,10万名易地搬迁群众就业面临挑战。中交集团通过州-县-乡三级层面,设立建筑产业园发展办公室,设立建筑产业分园,建立“村集体+致富带头人+村民”共同入股的集体经济建筑公司,通过参与乡村建设等项目,实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怒江州建筑产业发展。(来源:国资小新 2024-05-26)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