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云南省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

  记者从11月10日举行的2023年云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我省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科技需求,全力推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务落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管理等措施,积极引导全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全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通过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我省围绕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等重点产业,组织攻克了一批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机械化种养、轻简化栽培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突破性系列新品种。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楚粳系列16个品种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7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楚粳48号”实现全国高原常规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云南茶花鸡入选全国16种特色畜禽育种联合攻关计划;“墨龙1号”水产新品种、“云蚕11号”家蚕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

  通过实施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我省积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带动与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农业领域重点研发项目,攻克了一批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通过组织实施115个在研重大科技项目,已获植物新品种权158项、新工艺65项、新产品282个、新建或改造生产线89条。获得关键核心技术161项,转化应用科技成果数117个,建立生产示范基地369个。

  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中,我省按照每县一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形成技术体系32项、研发新产品74个、获得新品种登记25个。转化应用科技成果51个,建立生产示范基地113个,推广种植面积9.58万亩,培训农业科技人员3.1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1.8亿元。通过成果落地转化,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怒江草果、丽江芒果、罗平小黄姜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此外,针对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效率低下的问题,我省围绕“‘百团万人’创建‘百企百村百品牌’”工程工作目标,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一线开展服务;启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村)建设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外来智力支撑+县级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型企业+乡镇科技成果推广机构+合作社+农户”县(村)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在全国创新性启动科技特派队选派工作,选派科技特派队以374个沿边行政村为重点,开展“全覆盖、常在村”科技服务。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我省已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县15个、科技创新村18个,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65个。共有国家科技特派团27个、省级科技特派团84个、科技特派队60支,累计认定科技特派员27499人、“三区”科技人才17895人。截至今年10月,全省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企业2007户、服务村庄1840个、引进新品种2152项、推广新技术2623项、组织培训3911期、开展培训12.9万余人次,科技人才落地、科技成果落地、科技服务落地效果显现。(来源:云南日报 2023-11-12)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