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潍坊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潍政字〔2024〕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
《潍坊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潍坊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潍坊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动力,推动全市县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撑推进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深入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十个新提升”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八个聚力”工作要求,强化产业支撑,深化城乡融合,加强要素保障,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到2025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产业层级、财政实力实现明显均衡提升,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力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提升,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经济强县引领。发挥寿光市“千亿县”带动作用,支持诸城市、青州市、高密市等加速向千亿规模迈进,引领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力争到2025年,寿光市GDP完成1100亿元以上,诸城市达到近千亿元规模,青州市达到800亿元左右,高密市达到750亿元左右,昌邑市达到650亿元左右,临朐县、安丘市、昌乐县、奎文区、潍城区达到500亿元左右,寒亭区、坊子区达到300亿元左右。(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配合)
(二)突出特色强县示范。依托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实施特色强县培育行动。强化寿光市、诸城市省工业强县示范,支持青州市、高密市等争创省工业强县。强化寿光市、诸城市省现代农业强县示范,支持青州市争创省现代农业强县。强化奎文区、临朐县省生态文明强县示范,支持青州市、安丘市、昌邑市等争创省生态文明强县。强化奎文区省科技创新强县示范,支持坊子区、诸城市、寿光市等争创省科技创新强县。强化奎文区、寿光市省对外开放强县和青州市、寿光市省现代流通强县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争创省对外开放强县、现代流通强县。支持青州市、诸城市、安丘市、临朐县等争创省文旅强县。(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
(三)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增强县域比较优势和承载能力,找准发展方向路径,构建差异化、一体化发展格局。重点打造潍城区历史文化传承特色城区、寒亭区高铁物流枢纽、坊子区全国智能农机研发制造基地、奎文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中心,进一步培育提升青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诸城市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寿光市现代高效农业硅谷、安丘市特色农产品之都、高密市现代化临港新城、昌邑市纺织印染之乡、临朐县中国铝业之都、昌乐县宝石之都等特色优势。(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配合)
(四)突出特殊类型县振兴。积极争取省级重点项目、转移支付资金等支持,推动革命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加快发展。加强对寒亭区、坊子区等经济总量偏小县域政策倾斜,推动经济总量加速攀升跨越。支持临朐县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联动周边沂蒙革命老区县(市)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临朐县、安丘市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支持力度,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
三、重要举措
(一)实施产业升级行动
1.优化县域产业布局。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特色鲜明、集中集约、优势互补、高质高效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支持奎文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装备制造等产业,潍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轻工纺织、文化旅游等产业,坊子区重点发展智能农机、元宇宙等产业,寒亭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青州市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等产业,诸城市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寿光市重点发展现代农业、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安丘市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高密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纺织服装、安防用品、工业母机等产业,昌邑市重点发展现代海洋、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产业,临朐县重点发展高端铝材、高端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昌乐县重点发展造纸包装、食品加工、黄金珠宝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育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17个左右、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个左右,90%以上县域形成1-2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海渔局、市财政局牵头,市投资促进局配合)
2.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预制菜)、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高端铝材、纺织服装、造纸包装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推进工业领域“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年均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80亿元以上,年均滚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0项以上。深化数字赋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超过75%。(市工信局牵头)
3.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元宇宙、新能源、新材料、磁技术、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培育、要素保障、场景驱动,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链式集聚、集群发展,培育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5个左右,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配合)
4.推进产业链完善升级。落实省“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行动,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矩阵,同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共享,编制完善配套需求、合作意向和断链断供风险等清单,扩大“我为企业找订单”范围规模,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省市县四级对接活动,每年开展市级融链固链相关活动10次以上。(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5.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落实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工程,到2025年,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创新中心分别达12家。积极争取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平台载体和发展成效明显的区域进行支持。推进县域商业扩容提质,推动寿光市、青州市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建设,支持中心城区集聚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辐射带动周边县域协同发展。(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牵头,市人社局配合)
6.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深化新一轮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将元宇宙、磁技术、氢能、新型储能等潜力产业纳入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目录。实施园区提升突破行动,培育一批产值过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特色专业园区、过百亿元的县域特色专业园区。支持发展成效明显的园区申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农高区。支持打造园区“飞地”。(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7.完善新型基础设施配套。深化“工赋潍坊”行动,累计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5个以上。深化“两化”融合,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用场景,强化示范带动,争创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在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基础上,新建公共充电桩1138个,加快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到2025年,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容量达到400万千瓦以上。(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牵头)
(二)实施科创跃升行动
1.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在县域建设院士工作站,推广“科技镇长团”“博士服务团”模式。支持有条件县(市、区)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打造一批产业创新型镇街。到2025年,全市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达到10个、“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达到65家、工业设计中心达到90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50家以上。持续加大市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每年新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
2.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计划,到202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稳定在2500家左右。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争取全国性银行和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征集发布“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支持毗邻县域联合发布榜单。(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配合)
3.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完善技术市场体系,每年面向县(市、区)组织技术交易相关培训2场以上,组织科技特派员面向基层开展技术普及、咨询、培训等100场以上。定期征集发布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争取纳入省发布范围,推动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贷支持体系,加强专利代理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绩效管理。鼓励县域与省内外高校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定向研发,承接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教育局配合)
4.促进跨县域协同创新。积极融入济青科创智造廊带,链接济南市和青岛市产业、研发、人才、金融资源,推进“科创+产业+金融”深度融合。支持县域间创新合作,梯次培育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创新主体专家人才、创新平台、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中试环境等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到2025年,全市培育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0家以上。(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牵头,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配合)
(三)实施绿色发展行动
1.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强化示范带动,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企业、园区、综合性区域建设,推动安丘市、诸城市近零碳城市创建,每年创建1-2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落实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加强重点项目储备推介,争取纳入省碳金融项目库。加快构建完善碳普惠体系,建立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行业企业碳账户,探索拓展多场景应用。(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
2.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评价体系,创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支持临朐县等省级试点县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健全横纵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落实。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创新,加快青州市省级试点项目建设,全市每年新增1-2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纳入省级以上生态环保金融项目库。(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牵头)
3.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深化高密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临朐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强化潍河、弥河等重点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行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开展耕地休耕轮作试点,巩固荒山绿化、退田还湖还湿、退围还滩还海成果。落实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方案部署,高标准打造潍河、弥河森林生态廊道和城乡科学绿化建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局、市海渔局配合)
(四)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行动
1.稳步提高农产品产出能力。推进种业扶优行动,依托寿光市、青州市、安丘市、高密市、诸城市、寒亭区、临朐县等,打造蔬菜、小麦、玉米、果品、肉鸡、肉牛、朗德鹅“育繁推一体化”基地。落实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求,深化“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扩面提质,挖掘设施农业、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深远海养殖和盐碱地综合开发潜力,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88亿斤以上,培育提升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0个。(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鼓励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办企业。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场景、新模式、新路径,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到2025年,全市建设家庭农场10000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000家,培育省级以上示范社40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小农户比例达到60%。(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3.深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落实数字农业突破行动,促进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引领,提升农产品精品品牌。建设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加快布局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服务网络,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绿色高效的大型冷链物流基地。培强做大预制菜产业,加快标准制定和品牌培育,引领预制菜企业“抱团”发展。培育8个以上农村特色电商产业带,构建农产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营销模式。到202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1%以上,培育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30家。(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配合)
4.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深化寒亭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五)实施民营经济育强行动
1.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扩大“好品山东”潍坊产品方阵,提升潍坊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强化“质量强县”创建,以县域质量提升赋能“质量强市”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持续开展失信政府机构清理整治。强化寿光市、诸城市、青州市示范引领,积极培育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2.梯次培育市场主体。落实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实施高成长性企业产值倍增计划,持续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实现县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到2025年,全市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20家。(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3.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与市双招双引联络处、首席代表对接,推进精准化产业化招商。深化招商项目全域共享流转机制,构建完善集成式推进、靶向式招引、立体式保障“三式联动”招商工作体系。强化民间投资项目储备,争取纳入省民间投资项目库,积极向民间资本推介投资项目。对接用好“选择山东”云平台,落实外资项目要素保障和财政支持政策,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每年引进外资项目100个以上。(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六)实施改革开放攻坚行动
1.深化扩权赋能改革。深入推进重点事权综合改革试点,持续简化“直报直管”工作流程。指导县(市、区)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下放镇(街)。(市发改委、市委编办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配合)
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常态化开展“千企百展”行动,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深化安丘市、寿光市、诸城市省级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新增一批省级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和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加快培育旅游服务、加工服务、建筑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业态,争创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深化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海外仓与外贸企业对接,组织跨境电商专业卖家走进产业带选品活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交易额稳步增长。(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3.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支持县域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高标准推进诸城市、高密市等临港经济区建设,加快产业互补、交通互联、协同发展。支持诸城市、高密市抢抓青岛都市圈建设机遇,承接优势产业和优质资源外溢。鼓励县域间横向协作,促进毗邻县域一体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省级联动试点。(市发改委牵头)
4.优化城镇化载体功能。每年滚动实施20个以上省级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到2025年,实现“县县双高速”,推动60%的县域达到新型智慧城市四星级以上标准,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深化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抓好诸城市国家级县城城镇化试点、青州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省级城镇化试点建设,深入推进诸城市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推动特色小镇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大数据局牵头)
5.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就业支持体系,每年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以上,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稳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聚焦“一老一小”,深化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到2025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15所以上,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6个,力争建设30所左右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强化顶层谋划设计,多层次开展先行先试,鼓励各地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牵头)
(七)实施资源要素保障行动
1.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力度,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落实“土地指标跟着项目走”机制,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指导安丘市审慎稳妥推进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指导临朐县做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政策试点工作,对参与“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企业,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政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牵头,市税务局、市工信局配合)
2.强化“第一资源”支撑。支持县域完善人才卡服务制度,完善省市县三级人才卡协同服务优秀人才机制,积极争取省级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建设试点,探索顾问指导、挂职引进、兼职引进、合作引进、退休特聘等适合县域特点的柔性引才机制。组织选聘县市区科技副职。强化项目支撑,确保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县域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黄河流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牵头)
3.加强财政政策支持。加强市县两级财政资源统筹,优化市以下财政体制,清晰界定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安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完善重大民生政策支出分档分担办法。优化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县域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通过设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增加股权投资供给,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合理分配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稳步化解存量债务。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实现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相匹配,严控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市财政局牵头)
4.提升金融赋能效能。深化金融辅导工作,建立金融伙伴机制,推动金融管家试点扩面提质。推进寿光市、诸城市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建设,实施企业上市“鸢飞工程”,落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奖补政策,推动上市空白县尽早实现“破零”。支持县域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规范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化信用信息应用,大力推进“信易贷”工作,扩大获贷企业比例和授信额度。(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牵头,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配合)
5.提高环境容量配置效率。实行能耗总量弹性管理,支持可再生能源优先在发生地使用,形成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依规不纳入当地能耗双控考核。强化省级重点项目能耗保障,对涉及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项目,积极争取能耗单列支持。支持寿光市、昌邑市等绿色能源发电聚集区因地制宜布局储能设施。鼓励排污单位实施减排措施,形成的可替代总量指标优先用于本单位新建项目。(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省级统筹、市负主责、县抓落实”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统筹推动实施方案任务落实。市直有关部门要逐项细化分解目标、制定落实举措,加强与各县(市、区)联系,条块结合做好资源争取、试点创建等工作。加强县域领导干部创新治理培训。
(二)创新推进机制。深化纵向支持,结合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干部挂职、“四进”等机制,精准帮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胶东经济圈、青岛都市圈县域横向联动,优化市内帮扶协作,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促进县域协同协调发展。定期召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每年推出一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典型案例,每年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报告。
(三)强化评价激励。将县域经济发展实绩作为县(市、区)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中获评先进县和进步县的县(市、区),在干部考核提拔、政策、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