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深入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当好新时代‘六地’排头兵,继续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和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县域样板,坚定发展信心、树牢必胜信念,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1月7日,沈阳市委常委、新民市委书记马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深度优化发展布局,促进共同富裕。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优化“以县城为中心,以经济开发区和中心镇为节点,以稻米、鲜食玉米、蔬菜、豆制品和中医药产业为载体,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的发展格局。辽河以西乡镇进一步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作用,重点发展规模化种植基地、养殖基地,辽河以东乡镇突出大企业拉动作用,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河东河西在空间、资源、要素、产业方面联动融合、互促互补,深化“前店后厂大基地”模式,充分吸纳农民群众在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各环节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振兴。做强现代化大农业全产业链条。稻米杂粮产业链,完成2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80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土地托管服务20万亩次,持续推动十月稻田三期项目建设,加快必奥生物质能源项目竣工投产;中医药产业链,新增中草药种植基地2万亩以上,推进北药中药饮片加工项目投入运营;酸菜产业链,用好用足10亿元金融授信、奖补资金,实现特种白菜规模化种植10万亩,推动东北酸菜产业园腌制和加工园区建成投产;淡水鱼产业链,加速建成国家淡水鱼繁育标准化示范区,发挥现代智慧渔业项目引领示范作用,启动前当堡鲜鱼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持续推动造纸包印、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发挥玖龙纸业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造纸包印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抱团发展、产业链拓展外延;启动医药产业园建设,推动三九药业原料药等一批新项目落地开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循环零碳产业园,加速金风科技风机制造、国电投新型储能电站等项目施工,加快星光碳化硅新材料二期项目落地开工,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切实吃透宏观政策,促进有效投资。聚焦“两重”“两新”方向,围绕农业、民生、城乡建设等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大力谋划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领域重点项目,主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让政策含金量更多变成发展实物量。加快存量项目建设,加强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跟踪服务,继续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年批复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盘活土地1000亩,加快环线公路新建工程、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盼盼食品产业园、中通快运东北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促存量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来源:沈阳日报 2025-01-08)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