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经济快讯
河北省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品牌质量管理,着力塑造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持续营造有利于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

  ■坚持链群式开发、集群化发展,加强各类开发区组团协作,全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充分释放优势产业集聚效应。

  ■树立新的全要素观,将一流营商环境纳入全要素范畴,发挥数据等新要素对传统要素的整合开发作用,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特色化。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打造成型的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省县域特色产业基础扎实、特点鲜明,部分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构成县域经济的主体支撑。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发挥特色优势,激发动力活力,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突破。

  塑造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

  我省各地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但现代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明显不足,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亟需提升。要按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品牌质量管理,着力塑造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河北是传统工业大省,要围绕建设创新驱动、优质高效的制造强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瞄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重要环节,推动管道装备、金属板材、特种装备、能源材料等基础性产业高端化。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瞄准海洋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在标志性重点产品上实现突破。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工厂智慧化、智能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聚焦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强化能耗、水耗标准约束,深挖技改潜力,加快绿色化转型。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我省县域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带动产业升级。要强化目标引领,依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地图,推动梯度化开发。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实施轨道交通、钢铁新材料、生物医药、超高压电力、高效节能、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等产业领跑工程,提升竞争优势,放大增长引擎效应。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及相关服务业等新培育产业,完善数据、人才、金融等要素供给体系,实施消费性电子、生命信息监测、可穿戴智能设备、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等产业培育工程,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县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抓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分化重组、跨界整合的深刻变革机遇,从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的衔接点打造县域新产业。紧密围绕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现代服务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发挥县域经济灵活、中小企业较多等优势,持续强化产品意识、方案服务意识,从产出和产业导向转变为产品和价值导向,促进“互联网+”“智慧+”“平台+”等新模式蓬勃发展。

  全面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围绕建设标准引领、品质卓越的质量强省,坚持以品牌和质量提升特色产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发挥县域龙头企业品牌特色优势,打造以产地冠名的地方生产制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构建新型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监管执法体系,形成与国际化相衔接的质量管控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产品安全等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品牌效益、质量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统一。

  强化县域特色产业创新驱动引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突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持续营造有利于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攻关任务统筹部署,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重点需求,补齐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等技术短板,锻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等技术长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各个击破。完善创新驱动制度体系、投入机制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促进各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发力。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科技型骨干企业搭建创新体系,形成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协同攻关格局。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产业链堵点卡点和价值增值区间,有针对性部署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通发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破除产学研用之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企业、高校、院所、用户深度融合,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带动各类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营造有利于普遍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落后技术产能“倒逼”退出机制,构建主动创新浓厚氛围。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普及力度。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扶持政策,激励企业研发创新,助力企业将知识产权从无形资产转化为“真金白银”。

  推进县域特色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当下,县域特色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凸显。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要坚持链群式开发、集群化发展,加强各类开发区组团协作,全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充分释放优势产业集聚效应。

  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造制造、食品、民生健康、数字产品、现代文旅、绿色生态等特色产业集群。制定计划目标,引导“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跨界融合,培育县域特色产业新集群。做强做优产业集群生态,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左右岸”,构筑产业链生态网络,提升特色产业集群韧性。强化龙头企业纵向带动,促进中小企业横向分工,推动特色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加强开发区组团协作。优化开发区功能,加快开发区与县城基础设施对接,推动开发区生产组团与县城生活组团融合发展,促进开发区由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再到创新集群升级、由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复合功能转变。创新协作路径,围绕某个或几个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市县联合、区县联合、强强联合,抱团打造开发区品牌,推动开发区能级提升、质量跃升、水平攀升。开展联合招商,统一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禁限目录等各类标准,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促进相邻开发区组团开发、集群发展。

  释放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引导,释放质量、效益集聚效应。加强传统产业集群改造升级,培育更多县域航母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释放要素整合和规模集聚效应。加强农文旅与生态联合开发,丰富旅游强省内涵,释放现代服务业聚拢人气、拉动消费的集聚效应。加强制造业品牌建设和遴选,从各行业选出一批“河北制造”代表性品牌,释放质量强省品牌效应。

  增强县域特色产业全要素保障

  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县域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需要优化全要素保障。要树立新的全要素观,将一流营商环境纳入全要素范畴,发挥数据等新要素对传统要素的整合开发作用,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特色化。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企业愿不愿来,能不能发展好,关键在营商环境。目前我省营商环境已经大幅改善提升,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优化力度,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梳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从发展要求和本地实际出发,解决痛点、打通堵点,促进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对标国际标准,开展县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形成县域营商环境动态监测体系,营造投资便利、服务一流营商环境。

  加大全要素供给保障。全要素竞争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竞争已经由单要素竞争转向传统要素、制度环境、文化底蕴、数据要素等全要素、全方位竞争。要盯紧高质量发展任务,坚持配齐传统要素、创新制度要素、挖掘地方文化要素,形成全要素竞争优势。瞄准企业上市融资,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做好企业上市辅导工作。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促进传统要素、新要素协同发力,放大河北在全国的全要素优势。

  加强新要素开发利用。大数据形态不断演进,快速进入到经济价值的创造过程,持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数据要素供给,发挥数据对经济效率、生活效率的提升作用,有条件的县应逐步配齐开发区、商业综合体、重点公共服务设施等数据网络,重点龙头企业配齐5G网络。另一方面,应发挥数据要素整合其他要素的协同作用,推动部门之间数据融合,产学研用创新融合,特色产业价值融合。

(来源:河北日报 2023-04-28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彭建强)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京ICP备15065701-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78号